办公系统|企业邮箱|网站地图
基层特稿
上世纪60年代,伟人毛爷爷视察湖北大冶铁矿时发出“开发矿业”的号召,而今,无数矿山人已将老人家“开发矿业”的谆谆教导化为奇迹,有多少座矿山从大家的足迹下崛起,有多少个城市和乡村依靠矿山从贫困走向富裕。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茹村乡的五台天和铝土矿(简称五台矿)自2005年4月开荒建矿以来,一批批承前启后的干部员工承载着中华矿业文明的蕴含,肩负澳门新葡亰山西铝业有限企业(简称山西铝业)重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扎根矿山,攻坚克难,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倔强而坚韧的奋斗姿态,使古老的矿山开枝散叶,并衍生成长为推动山西铝业持续稳定生产的资源支撑和生产成本控制的“守护神”,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筚路蓝缕启山林
山西铝业成立于2002年10月,其开发建设的铝业项目是全国八大铝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点支撑延伸产业链的铝工业基地,是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点工程。
五台矿是山西铝业企业一期100万吨氧化铝项目的配套矿山,与一期氧化铝工程同时核准立项,于2009年1月建成并试生产,2010年8月正式投产。矿区位于五台山脉以南,距离山西铝业公路距离95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2899.82万吨,开采方式主要为露天开采,通过表土剥离—穿孔爆破—废岩剥离—清顶—穿孔爆破—采矿—均化—破碎—发运—采空区复垦复杂的生产工艺,最终为山西铝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保质保量的铝土矿石。
山色粗丑,草树稀疏,是五台矿建矿初期的真实写照,土壤肥沃,峰峦叠嶂,是如今五台矿的崭新面貌,“伊谁扫出万螺青,莫是仙人凤尾帚”,那一座座青山,不是仙人用凤尾帚扫出来的,而是一批批矿山儿女筚路蓝缕、倾心合力绘就的美丽图卷,从矿山采矿证办理、年检到延续换证,从安全许可证办理到更换延期等手续的办理,从矿山基建的初步摸索到生产建设的全方位管理,从生产技术到安全环保,从基础管理到内外协调,在面临着矿产资源政策趋紧、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各方面条件相对不成熟的情况下,“难”一个字已不足以形容矿山开发的艰辛与不易,在这支来自四面八方的队伍的行列中,有很多人还未来得及抖落身上的泥土气息,就聚集在了矿山,一干就是十几年,当年,他们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而今,已进入了成熟稳重的中年,红颜白发,云聚云散,再回首,都付笑谈。站在岁月的高峰上远眺,“天晴朱碧耀泥沙,夜静虹霓贯星斗”,仿佛仍在描绘吟唱着矿山建设之歌。
2005年基建初期,矿山缺水缺电无房,五台矿干部员工住在临时板房里,克服身体上的冰冷与精神上的孤凉等重重困难,挨家挨户收集村民诉求,妥善协调村民关系,圆满完成了一期土地树木、庄稼、坟墓、构筑物附着物清点及村庄搬迁等征占用工作。整个基建时期,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矿山精神,通过与省、市、县、乡及村等各级政府部门协调和多方艰辛努力,完成了1#、2#桥与长原线的相接,35KV外供电线路的架设及内部安装,矿山设备安装调试,矿山基建设计,矿山剥离、采矿队伍招标确定与进场,矿山人员招聘等工作,为2010年8月矿山正式投产做足了各项准备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薪火相传谋发展
矿山建设的每个阶段都留下了矿山人闪光的足迹,他们用认真负责的踏实工作态度构建了山西铝业矿山工作的坚定脊梁。
2009年,为响应山西铝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全面控制成本的号召,五台矿树立“多采矿、多供矿就是为企业降成本”的理念,仔细核算生产费用,反复与承包方磋商,积极挖潜降耗,扩大设计生产能力,精心组织现场生产,多措并举保障供应、控制成本。
2010年9月,五台矿采矿许可证到期,矿山领导亲自蹲点,放弃中秋、国庆长假休息时间,通过与国土资源部相关部门的大量沟通和协调,办理了两年期的新采矿许可证,延续换证手续的及时办理,保证了矿山生产未受丝毫影响。
2011年,五台矿精心组织生产,扎实推进矿山“本质安全化”和“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检查计划,严格现场检查和监督考核。
2012年3月,两年期的采矿许可证即将到期,山西铝业高度重视,五台矿精心准备办理采矿权变更、延续登记手续所需的相关资料,逐级协调县、市、省国土部门及国土资源部,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于9月份取得了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有效期限为二十六年的采矿许可证,为矿山连续稳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全年,五台矿克服矿山采矿作业难度增大、新旧矿体生产接续、因山西采矿政策改动被迫要求停止采矿、采矿证急需更换等众多困难,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努力拼搏,攻坚克难,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在市场铝土矿采购困难且品位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为保障企业氧化铝正常生产、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春夏秋冬,酷暑严寒,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踏泥泞,过峭壁,矿山人把苦难打进行囊,把梦想注入荒野青山,他们用痴爱丈量高山,以激情敲开秘密,以吃苦担当责任,以实干默默耕耘。那崎岖不平的山路,那轰轰作响的钻机,那在采区鹰一样盘旋满载的矿车,那艰难的巡矿护矿工作,那沾满泥土的工作衣,那不分昼夜坚守的身影,那流下的一滴滴汗水,都刻画了矿山人无悔的足迹,他们像一束束绿叶,无悔地扑向大地,他们像一束束鲜花,无悔地凋落于风雨。
冲锋陷阵保供应
为保质保量完成矿石供应任务,缓解企业矿石供应紧张局面,五台矿本着“多供矿、供好矿”的中心原则,以降低生产成本为导向,充分考虑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破碎产能限制、周边村民阻工、运输公路修路、排土场周转困难、采区备采矿量不足、开采工作越来越难、矿石质量偏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排除万难,加强矿山地质、测量、采矿管理,对矿石质量与矿石生产进行实时控制;通过减少抵抗线,提高矿石爆区爆破质量,保证铲装效率;合理制定剥离、采矿、破碎及发运计划,层层分解落实目标和措施;加强重点设备点检,抓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好备件储备工作,确保不发生设备待件停机现象;在确保安全无事故的前提下,增加剥采设备,协调内外关系,延长破碎时间,加强均化配矿,有效地保障了矿石供应量和品位。
目前山西铝业自备矿山均采用外委承包管理模式,由各矿山对保障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五台矿在做好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安全环保工作,努力克服矿山作业人员少、现场环境复杂等困难,本着及早部署、超前防范、确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值班值守、增加沉降观测频次、安全专项检查等措施,及时进行现场边坡、矿区道路、排水系统、拦石坝及排土场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同时从生态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噪声预防与治理、粉尘治理、土地复垦等方面下足功夫,严格履行国家环保、水保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提升矿山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水平。
2016年6月,为保障山西铝业实现扭亏增盈,五台矿集中供应高品位矿石进厂,通过采取开展多轮合同谈判,着力压降矿石生产运输成本;强化生产现场管控,严格进行矿石开采顶底板验收,确保矿石供应质量;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周边关系,克服了长原线修路造成的矿石运输车辆通行难题;积极强化企业内部沟通协调,全力做好矿山供矿服务保障等措施,十天内供矿6.8万吨,平均A/S为7.06,矿石供矿成本比同期民矿收购价格降低约60元/吨,为企业氧化铝生产提产降耗、降低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2018年,山西省矿产资源政策持续收紧,外购矿石难度加大,企业两度面临矿石供应紧张的严峻生产经营形势,五台矿全力发挥自备矿山自有价值,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应对矿石供应严峻形势的各项决策部署上,以“企业在我在,企业亡我亡”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发扬勇往直前、持续奋斗、拼死搏杀的亮剑精神,立足本职、苦干实干加油干,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矿山的天,豪迈高远,见证了五台矿人的风雨历程,他们不仅是拥有“力量”的建设者,更是包容了勤劳、质朴、勇敢、无畏的劳动人民,他们以矿山人平凡的情怀,彰显了奉献的旷达。
栉风沐雨砥砺行
据记载,河北武安磁山铁矿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露天矿山,五台矿人正是充分传承“七斤米办矿”、血泪挥洒、创业报国的“磁山”精神,在荒山艰辛开局,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十余年的生产建设过程中,成为五台县当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的企业。
2017年8月,历时13年的一期项目矿石开采、发运工作圆满结束,累计完成采、供矿1220.88万吨,平均供矿A/S 为5.75。据测算,五台矿平均供矿成本较市场矿石收购价格低约70元/吨,在有效平抑外部市场采购价格的同时,为企业增加利润空间、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台矿在保持首采区稳定生产的同时,积极推进Ⅰ、Ⅱ、Ⅵ号矿体初步设计报告评审等矿体前期各项手续办理工作,大力推进Ⅵ号矿体抢救性开发工作。2013年5月,经过不懈努力,五台矿Ⅵ号矿体正式开始供矿。目前,五台矿正全力推进一期续建开采项目,该矿将继承和发扬一期项目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再接再厉做好矿山生产接续工作,加大对外包单位的监管力度,多供矿、供好矿,继续为山西铝业氧化铝生产保驾护航。
虽然没有旖旎迷人的风光,但蕴含着多年期待、多年风采和多年奋斗的五台矿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沧桑厚重的历史感,矗立在那里,期待更多心灵与时空的沟通和诉说。
矿山英雄们,在辉煌灿烂的天空下,让矿山人的意志与风范,得到了灿灿的提升和上扬,无处不在的芬芳,遍布在秀美的乡村,遍布在三晋的每一寸土地,在山村田野里的高梁香里,在矿与石的交响曲里,在蓝天飞翔的银燕上,在守护矿山的坚定目光中,大家切身感受到了矿山的魅力和不朽的力量,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于伟、张茂贤、寇轶勇、赵社生、王华波、刘昌荣、李永吉、李明军、刘卫强、张留军……此刻,他们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以睿智和刚毅的品格,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奋力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