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企业邮箱|网站地图
员工天地
今年的2月17号,对于大家企业藏族员工索朗伦珠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第一次来到了北京,第一次登上了长城,实现了小时候最大的梦想。那一刻,他站在八达岭长城上,紧紧攥着肩上的背包,眼圈慢慢的红了! 同行的人说:“来,我帮你背着吧!”索朗都婉言谢绝了!
说起背包啊,应该算是一种来自西藏的情结吧!那里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第一次去的人几乎都会有气喘、头疼等高原反应,严重的会心脏不适、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普通人的正常行走相当于内地负重25公斤,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经常被形容为背着背包生活!这种情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您扛着一袋50斤重的大米走路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2010年,刚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索朗伦珠作为新葡亰履行央企责任招收的藏族学生,成为桑日电站一名运检员。刚到电站时,因为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让他很不适应,一度产生了想要离开的想法。
桑日电站地处雅鲁藏布江山南地区荒芜的江北,海拔达到了近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尤其到了冬天更是一种煎熬。昼夜温差大,每到下午就刮起沙尘,河谷里的黄土和沙子吹得人灰头土脸,连耳朵里都是。含氧量只有内地的60%,稍一运动就气喘不已。房子里没有暖气,员工们只能靠电热器取暖,可取暖就会更加降低氧气含量,导致头疼失眠,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虽然企业给配备了制氧机,但不到万不得已大家都不多用,怕产生依赖。这样的环境对土生土长的索朗伦珠来说都有些难以忍受,更别提那些来自内地的同事,不断有人因为受不了这种恶劣气候而离开电站,索朗伦珠内心也在不断地犹豫着。
但企业里那一个个坚持的身影,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电站上负责项目建设的总经理郭小宁,天天待在工地上,大半年没有回家了。每次家里老父亲打来电话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发电了没?’因为老人家知道,只有发了电,自己的儿子才能回家。那年9月,老人被检查出患了癌症,但那时候正是机电安装高峰时期,他抽不出时间陪老人治疗,电话里老人颤巍巍的说着‘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你最后一面啊?’当他利用国庆假期匆匆回去探望时,老人已经住进重症监护室,他只能隔着玻璃窗默默的注视着,任凭泪水洗刷着被高原晒得黝黑的脸颊;还有一件发生在波罗电站的事让他听着都惊心动魄,并钦佩不已。那一年,一场十年罕见的暴雨来袭,一夜之间,山洪爆发,造成通往电站的路面严重损毁,交通、联络同时中断,随时威胁着电站的安全运行。生产部主任张伟和同事们连夜赶往25公里外的现场勘察灾情,车辆无法通行,他们就打着手电筒徒步前往坝区。天上还不断的下着雨,脚下的路又泥泞难行,他们要一边检查路面情况一边清除路障,还得注意躲闪随时会从山上掉下来的石块,几乎是在爬着上山。等到达坝区,天已经亮了,他们几个人也已经浑身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了。为了早日恢复交通,他们顾不上休息又马上组织大型挖掘机和清淤车疏通道路。一块从山上冲下来的大石头由于角度和形状问题挖掘机一时无法下爪,情急之下,他跳上挖掘机,亲自指挥作业,合力奋战了很久,才将石头挪运至河道边。经过连续5日奋战,路终于通了,而他们已经累的站在那里就能睡着了。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不止发生在山南、察隅,也在日喀则、昌都,在大家的每一个项目点上,索朗的心被深深的震撼着。他给大家起了个藏族名字,叫占堆,说大家都是背着背包的占堆。后来大家才知道,在藏语里,“占堆”是一个神圣的名字,代表着攻坚克难,可以战胜一切的勇士。
也正是在这些“占堆”们的帮助和带领下,索朗伦珠慢慢融入到了集体中,并不断的激发出了自身的潜能。在工作中他刻苦学习,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主动参与各项运检工作,很快成长为一名运、维、检全能的技术人员,并被提拔为值长,负责电站全面工作。
2015年年底,桑日二期升压站厂房建设进入施工高峰期,但由于天气冰冷,气温太低,混凝土一直无法凝固。面对这种情况,眼看着要影响工期,索朗伦珠和大家一样心中也是焦急不已。后来,他们想到了用点煤炉、包棉被的方法给混凝土保暖升温。在浇灌板梁柱时,为了一次性浇筑成功,他们干脆搭起了帐篷,索朗伦珠直接住到了帐篷里。12月份的夜晚啊,虽然帐篷内有火炉,那也冻得人阵阵打颤,他不断的搓着手、跺着脚,眼睛却紧紧的盯着温度计,不让温度降下来。就这样连续两个昼夜不停的轮流值守,人换班,温度不能降,确保了升压站的一次性浇灌成功。
“大家的这种施工措施,虽然是用自己想出来的土办法,但绝对保质保量,是山南的样板工程,自治区领导来山南检查工作,肯定要来桑日电站转转。”索朗伦珠经常自豪地对别人说,“人啊,就得有点精神,在西藏工作,缺氧,但咱不缺精神;身体是冷的,但咱的心是热的”。
辛勤的付出没有白费,在索朗伦珠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桑日二期于2016年6月23日按期并网发电。几年来,电站一直平稳运行,为山南地区的藏族群众提供着清洁、稳定、高效的电能,一举改变了当地百姓千百年来烧牛粪的习惯。索朗所在的班组被评为“雪域雄鹰”班组,他本人荣获了集团企业首届“十大杰出奋斗者”称号,并作为代表受到了炳华董事长的表彰。
当他还沉浸在表彰会的喜悦中时,突然接到去长城参观的通知,原来是集团党群部的同志们得知他是第一次到北京而特意安排的。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对年近三十却从未走出过西藏的他来说好像做梦一样。就是现在他给大家说起来还一脸幸福的表情,让大家也是羡慕不已。
他告诉大家,当站在长城上,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他的心中是满满的自豪感,那种自豪,是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是一个新葡亰人,是一个为建设美好西藏而奋斗的占堆。大家相信,在无数“占堆”的共同努力下,即便今后的路更加艰难、更加困苦,大家也会走的越来越稳,越来越矫健,为点亮藏区的万家灯火而昂首阔步!